-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信息公开
- 国资监管
- 国企党建
- 互动交流
- 办事服务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 媒体记者看国资国企
- 营商环境建设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
- 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一一省(中)直企业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活动展播
- 牢记使命勇担当,万众一心抗疫情
- 全面振兴新突破
- 央网信息
《省属企业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与处置工作规则》政策解读
文章来源:省国资委综合监督处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7日
出台目的。制定这个工作规则,是在2021年已经出台的提示函、约谈、通报、线索移交办理等四个工作规则基础上,对业务监督、综合监督和责任追究“三位一体”出资人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对于提高业务监督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工作规则》共16条,主要对省属企业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与处置的工作职责、报告范围、报送流程、成果运用、纪律要求等方面作出规定。
明确工作职责,企业是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与处置工作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对重大经营风险事件的处置结果负责。
明晰报告范围,从影响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预计损失金额以及内外部环境发生特别重大变化、严重违法违规等6种情形,明确应报送的范围。
规范工作流程,分为首报、续报、终报3种形式,对报告时限和报告内容予以规范。
强化成果运用,从省属企业和省国资委两个层面,对报告与处置的结果运用提出要求。
严肃工作纪律,明确对迟报、漏报、瞒报和谎报,敷衍应付,以及应对处置不力等4种情形的处置方式。